袁润澄艺术人生座谈会举行,其作品曾获中国电视剧飞天奖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黄宙辉 通讯员 林楷虹
图/薛才焕
6月30日,“踏遍青山人未老——袁润澄艺术人生座谈会暨新作《涛声》赠书仪式”在广东粤剧艺术中心举行。本次活动由广东粤剧院、东莞市长安镇宣传教育文体旅游办公室、广东省戏剧家协会、广东省艺术研究所联合主办。座谈会后,袁润澄向广东粤剧院等相关单位的代表赠送了随笔集《涛声》。
袁润澄(左)向广东粤剧院赠送新作《涛声》
创作大量戏剧及文学作品
袁润澄是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广东粤剧院编剧,曾任广东粤剧院院长兼党委书记、东莞市长安镇委副书记,曾挂职东莞市文化局副局长,是首批入选“东莞名人档案库”名人。他曾创作过近百个戏剧作品,发表过一大批文学作品和文化论文。他创作的粤剧《水勇英烈传》参加1979年广东省文艺汇演并获奖;电视剧《水乡一家人》获第二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为广东戏剧作出了特殊贡献。
袁润澄分享投身粤剧事业的故事
退休后,袁老先生仍笔耕不辍,于2009年出版了《我爱水乡——袁润澄剧作集》(收录了作者数十年的主要创作成果),广受好评。
2022年,他又出版了随笔集《涛声》。该书以粤剧艺术为中心,涉及粤剧艺术、地方发展和当代岭南文化的若干重要问题,融汇历史回顾与理论探索;从个人的视角见证了广东粤剧改革振兴和繁荣发展,呈现了岭南大地的沧桑巨变和岭南文化的现代转化,有情怀、有见识、有史料价值。
“轻骑精神”激励后辈前行
丁凡、小神鹰、关青、陈喜、何笃忠、潘邦榛、蒋文端等一众粤剧艺术家,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单世联,花城出版社编辑(《涛声》责任编辑)揭莉琳,广东粤剧院院长、广东省剧协主席曾小敏,广东省艺术研究所副所长郑岂凡,长安镇宣传教育文体旅游办公室公共服务组负责人李伟超等参加了活动。
与会嘉宾合影
座谈会上,嘉宾们分享了与袁老先生的共同从艺经历和相处的美好点滴,分享了《涛声》的读书心得和感悟。袁老先生则分享了自己遇见粤剧、走近粤剧、爱上粤剧并投身粤剧事业的故事。他表示,将会一直保持“轻骑精神”(即革命文艺精神),坚定文化自信,扎根生活沃土,服务人民大众,忠诚粤剧、忠诚艺术,为粤剧、为艺术奉献一生。
本次座谈会,既是对袁老先生丰富多彩的艺术人生的回顾,也是对袁老先生为粤剧、为艺术奉献一生的“轻骑精神”的致意。曾小敏在总结发言中表示,“袁老师对粤剧敬业赤诚,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前辈对粤剧艺术的无私奉献精神,将激励我们肩负起粤剧传承发展的光荣使命,共同为粤剧事业而不懈奋斗”。
新浪微博:https://www.eto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