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几年,各地使出浑身解数“催买房”,又是补贴又是降息,甚至有些地方公务员被摊派卖房任务,但市场就是不买账。

2024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12.9%,销售额跌了17.1%,库存积压到7.5亿平方米,去化周期超过18个月的城市比比皆是。

微信截图_20250514151158.png


这说明光靠“刺激”行不通了,国家终于动真格,2025年房地产将迎来两个大趋势。

第一个趋势是房产税全面落地。从2025年开始,房产税试点城市从上海、重庆扩围到58个城市,覆盖所有省会和GDP超万亿城市。

像北京、深圳这样的一线城市,二套房税率从0.5%起步,持有多套房产的成本大幅增加。

比如深圳一个三口之家,持有200平方米的房子,超出免税面积20平方米,按1%税率算,每年要多交2万元税费。

政策一出,50个重点城市二手房挂牌量单周激增50%,深圳、上海等地总价千万以上的高端住宅挂牌量占比涨到28%,很多炒房客急着抛售非核心区房产。

上海试点14年累计征收房产税超800亿元,但对房价影响有限,反倒是租金被抬高了5%-8%,因为房东把税费转嫁给租客。

不过这次扩围后,首套房100%免征,二套房税率降低,政策更精准打击投机,预计每年能为地方政府带来超千亿税收,缓解土地财政依赖。

第二个趋势是租赁市场大发展。

国家明确未来5年要建600万套保障房,2025年北京计划竣工8万套,深圳大鹏新区4个保障房项目加速推进,预计提供4700多套房源。

同时,各地鼓励国企收购存量房转为租赁住房,青岛计划收购1200套二手房,广州、深圳城中村改造新增100万套租赁房源。

租赁市场规模快速扩张,2025年TOP30长租公寓企业管理房源达188万间,武汉、上海等地租金回报率涨到4.5%,比普通住宅高1.5个百分点。

租金方面,全国20城普通公寓租金环比上涨2.27%,北京4月租金同比微跌但环比回升,1000-5000元租金段占比超65%,大户型需求持续上升。

政策还允许公积金直付房租,上海多子女家庭申请保障房可优先选房,租赁市场正从“过渡选择”变成“主动生活方式”。

这两个趋势背后,是房地产从“炒房时代”转向“居住时代”的大逻辑。房产税让持有多套房的成本陡增,逼出存量房源;

保障房和长租房扩大供给,分流购房需求。2025年一季度,核心城市房价微涨3%-5%,三四线城市跌3%-8%,市场分化加剧。

对于普通人来说,刚需买房可以关注核心区现房,尤其是容积率低于2.0的低密度住宅,这类房子抗跌性比普通楼盘高23%。

手里有多套房的,建议尽快抛售非核心区老旧房产,避免被房产税“套牢”。

租赁市场则提供了新机会,投资核心区小户型长租房,租金回报率稳定在4%以上,比买理财靠谱。

国家这次动真格,不是要打压房地产,而是让房子回归居住属性。

未来买房不再是稳赚不赔的投资,而是要考虑地段、品质和持有成本

无论是房产税还是租赁市场,都是在重塑房地产的底层逻辑。